31小说网 > 大国思维 > 主动成为世界的一只“锚”新时代需要新史学(3)

主动成为世界的一只“锚”新时代需要新史学(3)

历史总与现实和未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历史就是现实的昨天,未来则是现实的明天,他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新史学要求中国更好地认识现实,更清醒地展望未来。

历史学家的社会责任在于为当前解释过去

从总体上看,中国人对于世界历史知识的学习、接受和了解,应该说是非常贫乏的,与中国现在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很多人,包括受过高等教育,或者是受过硕士、甚至博士、博士后教育的高级人才,他们仅仅是在初中阶段学习了非常粗糙、非常概括的世界史,此后就再也没有接触过世界史。实际上,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缺乏,因为不了解世界的昨天,就很难能够真正清醒地、非常准确地认识今天的世界和未来的世界。所以说,一生之中,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地学习世界历史,因为世界历史也是处在一个深刻的变化中的。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要敢于对于世界史,对于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对于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建设做出一个又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

让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世界史,越来越多的人来学习世界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当然,这不单纯是一个简单的世界历史知识的学习,而是从整体上提高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从整体上增加我们这个国家的文化实力,从整体上提高中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文化的选择,这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今,中国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最关键的则是要看以后的表现,看其是否能够在此基础上做得更多、更好。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意大利历史学家一个很着名的命题,也是我们经常谈到的问题。那么,该如何来理解这句话呢?这个历史研究要关注现实,要有问题意识,要自觉地回答生活向我们提出的问题。对于每一个中国人,对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初叶的、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每一个社会阶层的人来说,只有站在一个世界的角度,客观地分析现实的历史,才有所启迪,当然也会有一些深刻的历史教训。而忘记了历史的启迪,和忘记了历史的教训一样,都会受到惩罚。

中国文化,或者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几千年来出现过几次吸取外来文化的高潮,而在这些高潮时期,中华文明一直是处在一个繁荣发展的过程中。这也使得中国历史几千年延续下来,整个民族文化的血脉一直在传递,中国虽然有过短暂的分裂,但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我们的文化文明从来没有中断。在今天这样一个新形势下,所谓全球化的形势之下,各个民族的文化之间,包容性会更强,联系会更加密切,对各方面产生的影响会更加直接和频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以更宽阔的胸怀来面对世界文化对中国的这种冲击和碰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立足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同时,也要广泛地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这对于中国的发展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在1世纪的今天,我们可以断言,哪位史学家构建出现代史学的理论体系,他无疑就是新时代名副其实的史学大师。而能完成此神圣使命者,往往不是一位史家,而是一批史家,甚至几代史家。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现今中国史学的主流,也是在继承传统史学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西方社会科学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辩证法为理论指导,而创新为新中国的新史学。它是为我国社会现实服务的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史学正是以它不断的创新,才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从80年代起,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已进入电子信息的新时代,而我国也正经历着改革开放的巨变。史学是否会发生变革,有所创新,产生一种新时代所需要的史学体系?至少目前还没有显露出来。但是,这种变革迟早会发生,我们把希望寄托在新的一代史学家身上。

大国思维:

在如今的国际学术讲坛上,西方价值体系占据要津,英语拥有话语霸权,这都是不争的事实。西方学者从来不肯承认运用中文进行史学研究的学者有值得他们重视的一流成果,在他们看来,其价值充其量不过是可为其提供前所未闻的,来自异国他乡的,未经理解和整合的学术毛坯,或为其史学理论提供东方例证而已。中国需要改变,只有中国变了,才能在新的时代写出新的史学。

任何一个民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够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小的地方,自己划一个圈,关起门,而应该以非常宽广的胸怀,广泛地吸取人类最优秀的成果,来发展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文化、文明,不但不会受到削弱,相反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加强。(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