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末世者的古代生活 > 第55章

第55章

村民们积极配合,裴邵戎和莫小宝回家商量了几天,也把自家办工厂的大小事宜给计划好了。

结合裴邵戎的现代思维和莫小宝的古代经验,两人对最后制定的计划和办工厂事宜都是比较满意的。

其实说是办工厂,裴邵戎觉得现今自己这个计划办下来最多算个小作坊。

这小作坊的房子裴邵戎直接用的自家的旧房子了,现在搬了新家旧房子一直空着刚好拿出来用。

修新房子的时候,裴邵戎把自家的旧房子的土墙围栏也换成了青砖的防护墙,现在保密性还是不错的。

而且这制作的工艺流程,裴邵戎也打算采用现代的车间流水线,不仅效率高,还能尽可能的保护手艺不外传。

算到时候真被大家学了去,也不用太在意,敢有本钱有魄力像自己这样大展拳脚的人在村里也是不多的,说白了,想赚大钱,本钱也是非常重要的!

等村长把村民安抚说服,裴邵戎拿到番茄西瓜的种子银子立马将自家办工厂招工的章程给贴了出去。

这事儿村长也事先跟村民打过招呼了,能赚钱的事情大家都愿意,一个个积极踊跃的跑到裴家报名。

“裴家的,给俺算一个,俺要上你家做工……”

“俺也是,裴家的你放心,俺有力气!”

这次请人干活工钱裴邵戎开的一个人一天八文钱,看起来不高,但对村民们来说绝对是个诱惑,因为裴邵戎请人不限男女啊。

一天八文钱,一月是两百多文,这是什么概念,是镇上的酒楼也不定有这么好的活,更何况家里的女人小哥儿还都能干的。

给出这个工钱也是因为请的人比较多的原因,裴邵戎也不敢把工钱开得太高。

他现在是有银子,但这做生意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不能自己去倒贴啊,自己做买卖也是需要成本的,他不是大善人,生意人讲究的是一个“利”字。

如果算下来自己到最后还弄得亏本,那何必费心费力的办工厂,那不是没事儿找虐么……

这按天数算也是裴邵戎仔细考虑过的,自己的工厂作坊才刚刚起步,并不是一年到头都有活干,忙也忙那么几个月,当然只能按照短工计划请人!

除此之外,裴邵戎还找来了自己的岳父莫老爹当监工。

能请莫老爹当监工自然也是他精心考虑过的,这不仅是为了防止莫老爹打自己工厂的主意,更重要的是,裴邵戎觉得莫老爹是个人才啊。

是,莫老爹这人是抠门铁公鸡,还特别斤斤计较,但是这样的人,才是当监工的好人才呐!

监工的作用是什么?

那不是监视工人们干活的嘛,莫老爹那斤斤计较的铁公鸡性子,来当监工,干活的人是想偷懒那是绝对没法逃过他眼睛的。

天下没有百分之百的废材和无用之人,只要用对了地方,废物也是人才!

对裴邵戎的这个决定,莫小宝是一百个点赞。

比起烦不胜烦的应付隔三差五上门打秋风老占便宜的莫老爹,这让他这位铁公鸡来当监工,那绝对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行,俺给你们当这啥监工了,放心,有俺在,想偷懒的人俺一定都给揪出来,不过这工钱,俺要二两银子一个月……”

果然,能有银子拿的事情莫老爹是坚决不会拒绝的,他也知道裴邵戎这个哥婿不好对付,这么久他还真没占到多少便宜。

除了平日里该有的孝敬,他是半点没从这姓裴的哥婿手上讨到好处啊。

这厮也藏得够深的,才短短大半年的时间又买田地又修房子的,可是花了不少银子啊。

现在想想,莫老爹觉得当初裴邵戎上门提亲那样子是在装穷嘛!

他一点都不相信去那么岳阳城两次能赚那么多银子,也没见村里其他人在岳阳城发达,怎么这裴邵戎发财了?

所以从头到尾,这裴邵戎肯定是个有钱的,能够从远方他乡漂泊而来,身上没点银子怎么能长途跋涉的赶路!

一想到当初裴邵戎上门提亲的穷样子,莫老爹忍不住腹议,他这铁公鸡的性子开始发作,后悔当初没在提亲的时候好好敲诈一笔聘金……

莫老爹的胃口不小,二两银子一个月的工作在镇上也找不到几个,他倒是提得出来。

银子自家不是拿不出来,但也不能乱用钱,要是这次被莫老爹敲诈得逞,认定了他家有银子,以后是个大.麻烦,对他真不能太大方了。

这监工说白了根本是请莫老爹过来清闲的,什么活都不用干,他坐在那里好吃好喝盯着大家干活完了,轻松得很嘛!

跟莫老爹磨叽了半天,最后裴邵戎实在忍不住换人了莫老爹才答应了下来,这事儿是自己给好处出去,又不是真求谁,没有自己受委屈的道理啊。

具体章程定好后,裴邵戎将村里的红薯全部收购一空开始了作坊运行。

这红薯产量高,是村民们种田的首选,整个临江村每家的红薯产量平均下来有几千斤之多。

这么多红薯,算每斤才三文钱,但算下来也不是个小数目,算自己能够全部买下,也是不能这样干的。

这一下拿出几千两银子在村里那简直不能用招摇来形容,根本算在自己脑门上贴上“来抢我吧”几个大字儿啊!

最后裴邵戎考虑了一下,最后每家收购1000斤的红薯,村里一共180户,算下来也有十几万斤了,每斤两文钱,这光是收购红薯花了裴邵戎两百多两银子!

两百多两银子裴邵戎现在也是能够给出来的,但为了不让村里人猜测出自己的存款,他想办法跟村长商量了一下,准备试试现代货款分期给。

村长也知道这笔钱不是小数目,听完他的解释,犹豫了一下将事情答应了下来,跟村民说好先给一部分银子,等裴家缓过来再付清剩下的银子。

这样的做法其实村里人大多数都能理解,现在算所有人猜测裴家是个有钱的,但也很难猜出和接受他家有上千两银子的存款。

裴邵戎能够一下子拿出几百两已经大大的让村里人吓了一跳,现在一听他家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有钱,心中莫名的有种平复心情。

说白了,大家是没那么嫉妒了,毕竟换个角度想想,一个跟你本来差不多水平,甚至曾经还不如你的人,一下子变成千万富翁,而你自己仍旧在温饱上挣扎,真的很难接受啊……

工人红薯全部绪,裴邵戎立马组织大家开工了,干活的工人全部打乱分组按照标准的现代工厂流水线操作。

俗话说熟能生巧,再笨的人每天干一样的工作久了也能成为专家,这效率自然也不同而语。

并且还有莫老爹这个眼尖的铁公鸡在,想要偷懒浑水摸鱼的人也自觉了许多。

没办法,谁叫裴邵戎私下跟莫老爹承诺,抓到一个偷懒的奖励十文钱。

这种高效率的奖励制度一下子将莫老爹的潜力给激发了出来,眼睛天天盯着工人跟雷达似得扫射,间接性的加快了工人们干活的速度……

有了莫老爹这个监工,小作坊的工作效率是大大提高了,一个月不到,所有的新鲜红薯全部变成了成品,让人不禁感叹人的潜力是无穷可怕的。

最后一共做出了5万多斤的粉条和三万多斤的红薯粉,不管是粉条和红薯粉的品质味道,都比其他材料做出的粉条要好很多。

东西一做出来,裴邵戎也并没有急着卖出去,他要打广告,提高红薯粉和红薯粉条的名气价格才能赚到更多的银子!

古代没电视,这打广告最直接的办法是让大家体会到红薯粉条和红薯粉的味道好,实惠那行了,这也是大家最在乎的东西。

在裴邵戎热热闹闹为自家红薯制品赚钱的时候,临江村又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八卦,准确的来说,应该是秦家的那位刘氏……

不得不说,这秦家的刘氏简直把“自作孽不可活”这句话发挥到极致!

说实话,如果刘氏能改改她那圣母晚期癌症性子,跟着杏花镇赵大树过日子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但偏偏这刘氏狗改不了吃.屎,太喜欢做善事儿,太喜欢多管闲事儿了!

刘氏跟赵大树刚成亲那两天日子过得是很幸福啊,两个几十岁的人了,都不约而同的觉得自己遇到了人生幸福的第二春。

赵大树拖着个痴呆儿子活了大半辈子,是个非常缺缺关心的小老头,刘氏嫁过去后,按照她那圣母性子,自然是对赵大树多有关心。

两人成亲后,刘氏不仅把赵大树的痴呆儿子照顾得很好,每日的嘘寒问暖让赵大树心里舒服极了,觉得自己这临到人生的终点还娶了个温柔善良贤惠的老婆。

平日里听到刘氏说什么做好事儿,接济需要帮助的人,赵大树还是很赞同的。

这村里妇女大婶大多都是斤斤计较又泼辣的,咋一见到刘氏这样的,那绝对是一束红玫瑰中夹杂了一朵白莲花啊!

但是没多久,赵大树的这种想法被推翻了,彻底的感受到了当初秦家人的那种无奈。

刘氏做善事儿无可厚非,但坏在坏在她是拿别人的银子去挥霍啊,完全不考虑旁人的感受和自己能否有帮助人的实际情况。

可她这人眼睛似乎又总是瞎的,救助的全是一些不该救的人,乐呵的听人家一句活菩萨满足当饭吃了,当真让人想吐血……

刚开始嫁到赵大树家那几天,刘氏总喜欢免费帮助邻居干活算了,赵大树还觉得刘氏这善良好啊,看吧最近家里和邻居关系都和谐多了。

但是没两天,赵大树开始有意见了,他是喜欢刘氏善良,但娶刘氏回家,赵大树最大的目的还是想要有个体贴的婆娘替自己照顾家里的儿子。

刚开始刘氏是把赵大树痴呆儿子照顾得很好,但没过两天,刘氏这老毛病又开始范了,慢慢的疏忽了对赵大树儿子的照顾,开始重新走上了她帮助村民的‘善良’康庄大道……

之前早说了,刘氏这种人如果生在富贵人家算了,但她偏偏生在穷人家,这简直是一个大灾难!

赵大树在的杏花村条件是比不上临江村的,可以说非常穷的,自从在杏花村这边混熟了之后,刘氏发现这里有不少需要自己帮助的人后,她觉得自己来对地方了。

加上开始赵大树并不像以前秦家人一样反对她做善事儿,反而还听她劝告向善,刘氏觉得赵大树家和杏花村简直是自己的天堂啊,平日无偿的帮人做事儿。

村民看她性子软绵好欺负,可劲儿的指挥她帮忙干活,刘氏不仅没有怨言,反而乐意得很。

因为这些琐碎的事情疏忽赵大树的痴呆儿子,赵大树心里开始有了怨言,不止一次的提醒劝阻刘氏再怎么善良,也先得把自己家顾好才是啊。

和在秦家一样,刘氏当面答应的好好的,但是转过背把赵大树的话跑到脑后,依旧我行我素的继续她的伟大事业。

到后来,刘氏依旧不单单满足于帮不相干的人干活了,彻底的恢复了其散财败家的本性。

不仅将赵大树家的粮食拿出去送人,搞得本来还能保存在温饱线上的赵大树家生活质量开始迅速下降,等到把地皮子踩熟了之后,开始动用赵大树家的银子了。

赵大树本来不是个有钱的,他的银子存起来可都是棺材本和他儿子娶老婆的啊。

虽然自己儿子是个傻子,但那到底是他赵大树家唯一的后代,赵大树存这么些年的银子是为了有朝一日自己死了能买个儿媳妇回来照顾儿子后半生。

谁知道这刘氏胆子那么大,竟然偷了赵大树时若能性命的银子跑去送给镇上的乞丐流浪汉,到最后还给赵大树领了一大群没人养的土狗野猫回来收养。

收养小动物本来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这些长期流浪在外面的动物想要收养,那必须在领回家前做好清洁措施,否则很容易把病毒带回家。

但这些落后的古代人能有几个知道啊,刘氏大发散心又是个从来不计后果的。

到最后不仅把赵大树给儿子买媳妇的银子给挥霍了,领回来的土狗野猫也是不干净的,惹得一家三口全部得了急性皮肤传染病。

赵大树家得的皮肤病倒不是什么严重的绝症,但看完大夫吃完药,赵大树这么多年的积蓄也全部挥霍完了。

因为这事儿赵大树心里已经气得快炸了,偏偏刘氏还不知死活的又在一边开始唠叨好人有好报,都亏她做了好事儿,大家生了那么严重的病也能治好!

这话彻底点燃了赵大树的火气,他本来也是暴脾气,当场发飙将拳头砸到了刘氏身上。

若不是刘氏整日跑去帮别人家干活疏忽照顾自己儿子,他本来痴呆儿子身体又怎会变得更加虚弱。

若不是刘氏那无药可救的圣母病,赵大树家又怎么会从温饱线上直接掉进吃喝不保的解放前生活。

若不是刘氏这个疯子胆大的偷了家里积蓄,还领了一群带病的东西回家,能害得他连最后一点棺材本都赔到药钱里面?

赵大树心里越想越生气,这善良归善良,好心归好心,可哪能像刘氏这样不计后果,不考虑旁人感受,完全拿着别人辛苦钱撒野的。

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的积蓄,这么被刘氏两下三下的搞完了,赵大树心里实在难以接受。

本以为娶了个善良温柔的老婆回来,却不想抱了这么一尊倒霉催的活菩萨回来。

赵大树一气之下这落在刘氏身上的拳头更重了,最后活生生的将刘氏打得丢了半条命。

挨了老赵一顿打,刘氏没丢掉小命,但腿却瘸了,秦婶秦叔接到消息的赶到看见半死不活的她可吓了一跳。

其实按照大夫的话,如果能拿出五十两银子的话,刘氏这腿还是有得治。

不过这五十两不是五十文钱,想要拿这么多银子出来,那非得逼人砸锅卖铁的卖房卖田来凑啊!

如果受伤的换成秦叔秦木生,那秦婶绝对是豁出性命的要把人救回来,但落在刘氏这里,秦婶直接沉默了,而赵大树更不可能拿银子出来给刘氏治腿了。

刘氏这腿是治不得,也不能治,即便被人戳脊梁骨,也总好过散尽家财的把刘氏治好了继续祸害人,刘氏是这么个狗改不了吃.屎的性子,是彻底没得救了。

再说刘氏也不是真全躺在床上了,瘸了一条腿,拿个拐杖也能行动的,不过限制了她单独出门的自由。

最后秦叔秦婶帮着老赵把家里收拾了,老赵也没赶刘氏离开,他花这么大价钱娶回来的老婆这么休掉多亏啊。

现在刘氏瘸了腿不能出门做善事儿了,但身体其他方面还是很健康的,在家里做饭洗衣照顾他儿子绝对没问题。

他老赵都这么大年纪了,家里又穷,没了刘氏他还上哪儿去找个女人回来照顾儿子?

不过虽说把刘氏留下了,可这老赵心里是有股子怨气的,成天对刘氏不是打是骂。

得了这么个下场,刘氏整日里开始愁眉不展的难受了,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自己会落到这种下场。

当初赵大树不是说好要跟她一起向善做好事儿的吗?自己不帮助了几个乞丐,捡了几条猫狗回家,咋会弄成这样呢?

银子没了可以再赚,做好事儿可是记在功德簿上生生世世积福的事情,这些人怎么眼睛里只有银子呢?

每天躺在床上,刘氏脑子里反反复复的思考这些问题,但始终不认为自己做错了,忧郁无人能够理解她的善心。

完全没有反思过她所认为的做好事儿,全都是不自量力,祸害别人而已。

什么狗屁善心,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善名和莫须有的来世福报,以善为名的自私自利!

所以不明白这些的刘氏自从瘸腿之后仍旧没有清醒,反而还在担心自己没法做善事儿,整天在老赵耳边叨念劝道。

不过老赵可不是秦叔秦婶,不会顾忌什么道德辈分,他脾气本来暴躁,听得烦了也不跟刘氏废话,直接动拳头。

刘氏一个弱质老妇哪是他的对手,被打怕了也不敢再说了,瘸了腿没法自己跑出去,她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给老赵带儿子干活,空余时间还要做绢花补贴家用劳累度日。

在之后的每个夜晚,刘氏都忍不住默默的流泪,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临老没法享福还要劳累度日。

可比起生活的劳累,从此再也做不了她最喜欢的善事儿才是让她煎熬的痛苦,郁郁寡欢的煎熬度过了下辈子……(83中文 .83.)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