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百年烟云 > 第六章(第七节)

第六章(第七节)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平时对家中的很多人和事,很反感很抵触。有恨不得对方立马从你眼前消失,或是自己赶快逃避的感觉,希望双方永远不再见面才好。当一旦确定要长久的分离或即将失去的时候,心中反而又会产生丝丝的留恋和依依不舍之情。自从心中树立上山下乡这个明确的目标,大蛋子的内心反倒开始平静下来,但是心中的这个理想他却保守的特别严密,既没告诉爹爹也没对胡干娘说,更不能让三虎子知道。他生怕弟弟到处胡叨叨让别人知道,再带来各种意料不到的阻力,所有的各种准备工作,都是悄悄地在做着。

六四年春节前,朔易门小学放寒假的时候,大蛋子先回趟李庄老家,与王氏、三祥子夫妇和二蛋子见一面。三祥子夫妇又添了个女娃,家中已是两个小孩子,四口人过的和和美美、其乐融融,大蛋子很为三哥、三嫂感到高兴。大蛋子见着王氏和弟弟二蛋子,心里却另是一番滋味,千言万语涌到嘴边又强咽下去。在老家没住几天,大蛋子就找个借口急着要返回周村,王氏和二蛋子再三挽留不住,只得恋恋不舍地把他送走,并捎回好些水萝卜、胡萝卜、花生等过年的东西。

三姐儿以为大蛋子回趟老家,咋着也得等到过完年再回周村来,却没想到他回来的这样早。心里虽觉着奇怪,却没往深里想,再又懒得细问,三姐儿拖着不便的身子,把大蛋子从老家带回来的水萝卜、胡萝卜、花生等物品分分类。该清洗的清洗干净,该收藏的收藏起来,准备过年时剁馅包饺子,再炸些萝卜丸子炖菜吃。

真等到年跟前,三姐儿去拿她收藏的那些水萝卜、胡萝卜、花生等东西时,却傻了眼!水萝卜和花生,一点都不见踪影,只剩下些不起眼的小胡萝卜头。三姐儿吃惊地揉眼看看,不像是被老鼠偷吃,反倒像是被人动过的样子。她急忙找三虎子问是啥情况?三虎子老老实实地交代:“我和俺哥哥玩起来饿了,有事无事就把那些水萝卜和花生,都一点一点拿出来吃了......”三姐儿又急又恼,摸起个笤帚疙瘩就打,三虎子多机灵,先躲过这顿打再说,转身一溜烟跑得没了影。

李汇昌回来,三姐儿恨恨地述说着大蛋子和三虎子的错误:“从庄里捎点菜来,想着一家子七八口人年下包顿水饺吃,准备改善改善生活。谁知恁那大熊行子领着三虎子,把水萝卜和花生都偷着吃得干干净净,一点都没剩下。三虎子年岁小,还情有可原;那大行行子二十岁的人了,干着老师的活,又成天去教书育人,咋还在家祸害人呢?你说说,他是不是看我不顺眼,成心来气我?你说说,那大行行子把家里祸败得干干净净,叫我咋和你过年?”

李汇昌静静地听完,即不急也不恼。却叹口气道:“哎!两个男孩子,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平时家里也没啥让他们吃的,水萝卜和花生这些东西吃了就吃了吧,我再去想想办法。”听着男人的话,不像是替她出头的意思,三姐儿伤心加气恼,呜呜地哭起来!

大蛋子还是年轻,不容易体会到做父母的艰辛。看到三姐儿因为自己和三虎子偷吃水萝卜和花生,哭起来伤心不止的样子。他心里恨恨地想:“哼,不就是吃了几个萝卜,扒了几颗花生吗?你看她哭的那样,至于么?今年要不是想着可能是我在家里,和俺爹过的最后一个春节,我才不喜回来呢!哎,我算是够够的了,早离开这个家早清净!”

六四年春天,三姐儿生下她的第五胎,是个男孩。这个婴儿长得小鼻子小眼小手手,甚是识哄识把,非常讨人喜爱。这时候,李汇昌已是五十开外,晚来又得此宝贝幺儿,夫妻二人把他娇贵的不得了,因此给孩子取名“小宝”。

星期天大蛋子从学校回家,爹爹又不在,他老是出发不在家。见三姐儿正在院子里费力地洗一大盆尿布,大蛋子于是想搭把手,帮忙把一些洗好的尿布晾上。可谁知三姐儿却不领情,伸手罩着盆不让大蛋子动,也不知她是咋想的?却用冰冷的声音道:“别动!这些东西用不着你插手,你要准兹想帮着干活,就去挑担水来我使使!”

大蛋子本是好心想帮帮娘,和她套套近乎,可谁知三姐儿却如此地不近人情?让去做他最不愿意干的挑水的活,大蛋子气得扭身来到北屋胡干娘屋里。他喊声“干娘”,刚待一腚坐下,却见三姐儿紧跟着进来。她虎着脸道:“咋着?大蛋子,还待支使不动你来,我说的话就是放屁么?你是做了官回来,还是退了朝回来?好大的架子!”

大蛋子也不理三姐儿的茬,忽地一下站起来,扭头就要往屋外跑。胡干娘紧紧抓住他的衣裳,拦下他道:“大蛋子,你不能这样!好孩子,你咋还学得这样拗呢?去帮着你娘挑担水还待能咋地?累不煞你,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听着胡干娘的话,看着她苍白的头发,驼起的脊背和颤巍巍的小脚;再看看三姐儿冷峻的眉眼,大蛋子委屈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转。他无声地走出北屋,无奈地摸起扁担,挑起水桶去打水。背后屋里却传出三姐儿“哼、哼”的鼻音。

大蛋子从淦水河里挑起一担水,不长的距离歇了三次,才呲牙咧嘴地担回义学胡同。他的肩膀已是疼得火烧火燎,直待喘息半天才把心放回肚子里。他来到北屋坐下,又和胡干娘说一回话。胡干娘叹惜道:“大蛋子,你空长个大个子,干啥都不中用。你看你弟弟三虎子了么?他比你小六七岁,挑担水都不和你来似的那样费力。以后再碰到比这还艰苦的活路,你咋能坚持下来呢?”大蛋子也顾不得吱声,只一股劲的喘粗气,到吃晌午饭时胡干娘留吃饭,他却说啥也不留下。

三虎子看见大蛋子从北屋出来,跑过来拉住哥哥的手,让他回家里去吃饭。大蛋子对三虎子道:“好弟弟,你快去吃饭吧。我不饿,我得回学校去了。”

三虎子说:“哥,你还是在家里吃了饭再回学校吧!”哥俩正在掰扯,三姐儿隔着窗户喊一嗓子:“三虎子,你死哪去了,你还吃饭不?再不吃,饭都没了!”三虎子听着,吐吐舌头赶紧跑回西屋去。大蛋子从义学胡同出来,正是吃晌午饭的点,想想也没地方去,就回到朔易门小学。进了他的小黑屋子,拖过缸子哈口水,没吃饭也不觉着饿,扑到床上倒头便睡。

六四年七月二十来号的时候,学校里正在放暑假。大蛋子忽然得到消息,周村区成立了“安置城市上山下乡青年领导小组”。他赶忙跑到区政府去,直接找到相关负责人打听消息,跟他打听相关政策,并表明坚决上山下乡的决心和态度。??对大蛋子的到来,区知青办负责人异常高兴,给予他热情地接待,并大加赞赏一番。

知青办负责人指出:“你是第一个响应号召,积极主动找到区里来,坚决要求上山下乡的好青年。作为一个有志青年,其行动应给与大力宣传和表扬。”接着这位负责人又详细地给大蛋子讲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响应上级的号召,是移风易俗的革命行动。上山下乡运动的政治意义,是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的重要举措,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如北京的杨华,河北的邢燕子,江苏盐城的董加耕等等模范人物,都是我们这个时代,千百万青年学习的榜样。上山下乡是光荣、伟大、崇高和意义深远的举措!

知青办负责人的一番话,把他鼓动得热血沸腾,就像在大蛋子面前推开一扇门,使他的心胸似乎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大蛋子觉得总算找到贴心人,只有上山下乡才是改造自己灵魂,改造自己面貌的唯一途径,他恨不得现在就走,恨不得立即脱离现在的一切。于是这个只凭着一腔热血,思想单纯幼稚的年轻人,就把关于自己的家庭出身,关于自己的家庭环境,关于自己对运动的认识,都竹筒倒豆子般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并且对知青办负责人表示:“不希望区里表扬我,也不要宣传我,我就是想要默默地脱离家庭,凭借自己的双手到农村去开拓一片新天地!”

听着大蛋子的一番话,知青办负责人不住的摇头又点头,弄得大蛋子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直到他最后高兴地笑起来,点点头道:“农村是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践三大革命的熔炉。农村需要我们,我们更需要农村,出身不能选择,但道路可以选择,青年人重在政治表现。我们上山下乡是背叛家庭,走向革命的第一步......”渐渐地他又和大蛋子说到,这次安插知青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直接安排到农村生产队参加劳动生产;第二种是插入国营农、林、牧、副、渔场等生产建设兵团参加生产劳动;第三种是建立新的农、林、牧、副、渔场生产建设兵团。其中第三种方式,建设周期长、投资大,要等很长时间;目前阶段,主要以第一和第二种方式为主。但根据你当前具体的家庭情况,我看第一种方式现在比较适合你,以直接插队到农村生产队参加生产劳动的情况比较适宜。”这位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道。

大蛋子疑惑地问道:“我能直接插到农、林、牧、副、渔场的生产建设兵团不是更好么?”

负责人耐心地解释道:“小同志,这你就不懂了!根据上山下乡的有关指示精神。直接到农村生产队插队参加劳动的青年人,不需要政审,对家庭出身没有硬性要求。只要年满十六周岁以上,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都可以去。”

听说第一种上山下乡方式不需要政审,大蛋子立即明白过来。他急忙表示:“我坚决服从上级决定,愿意直接到生产队参加生产劳动,我想现在立即报名去插队。”

知青办负责人道:“小伙子,你的决心和热情,组织上都已收下,你的情况我们也基本了解。不过现阶段,知青办才成立,上山下乡总还得需要有个宣传发动、组织动员、报名筛选等流程......”

大蛋子着急地问道:“那么,还得等很长时间么?”

知青办负责人摇摇头道:“小伙子,先别着急,干啥事都得有个过程。现在是七月下旬,少则两个月至多三个月,估计到国庆节的时候,这一批知青就可以成行。你放心,我可以给你打个包票,将来上山下乡的知青队伍里,一定会有你的身影!来,小伙子,先把你的姓名、籍贯、住址、联系方式等情况详细地说一下,我把它记下来,到时再和你联系。”说话间,他随即打开笔记本,把大蛋子所提供的内容,都仔细地记录下来。合上笔记本,知青办负责人道:“小同志,你的情况我们大体上已了解掌握。现在呢,我的事很多也很忙,你先回去放心等着吧。再一个,你回去后呢,要记着多在青年人中为我们宣传宣传,上山下乡的伟大意义。”大蛋子知趣地告辞出来,他终于一身轻松了,又回到学校的小黑屋子里去,耐心地等待着上山下乡那一天的早日到来。

六四年八月底,朔易门小学秋季开学。大蛋子负责着几个班级的授课,面对着每个班四五十个七长八短的小学生,他每天都在一片吵吵闹闹、头昏脑胀中度过。上山下乡的消息却迟迟等不来,大蛋子的心中未免有些着急,又开始四处打听。

这天,大蛋子正从校园中走过,抬头却见“四清”工作组的小栾迎面走来。两人走个照面,大蛋子本想回避却已来不及,只得硬着头皮走过去。大蛋子极讨厌小栾,其实小栾心里也明白这一点,他加快脚步想像躲避臭狗屎一样,从小栾身边绕过去。这次小栾却一反常态,竟然没摆出个严肃的面孔来横眉冷对,他还主动停住脚步对着大蛋子招手。一副无法让人看懂,皮笑肉不笑的面容,紧接着又挂在小栾脸上,大蛋子只得停住脚步。

小栾开口道:“大蛋子,你到区里找的事,最近我已听说。青年人积极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去消灭三个差别,追求进步很好!农村需要我们,我们更需要农村,出身不能选择,但道路可以选择,青年人重在政治表现。我们上山下乡是背叛家庭,走向革命的第一步。”这是大蛋子第二次听人说出这样的话,这样的话从小栾的嘴里流露出来,他却觉得是那样的遥远和空洞,一点都提不起兴趣。

小栾看出大蛋子脸上漠然的表情,知道他听不进去,也不想听自己的话。于是不再罗嗦,小栾直接说道:“大蛋子,今后你有啥事,或者有啥需要我帮助的,尽管直接找我来就行!”第一次听小栾这样干脆地说话,大蛋子心里一时没拐过弯来,也不知道小栾葫芦里到底卖的是啥药?他又不愿多理小栾,只好点点头虚与委蛇一下,转身走了。

过后大蛋子静下心来,仔细梳理小栾说的话。终于想起来:“咋听着,和区里知青办负责人说的话一个腔调呢?”他心里豁然开朗:“小栾作为朔易门居委会四清工作组的负责人,免不了是到区上开会时,区里知青办的负责人可能向他打听情况时说到自己,才使小栾这样对自己改变态度的。”大蛋子随即又想到:“小栾这个人不是东西,如果能看到他是这个态度,估计上山下乡的日子真得不远了!”快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如电流般立即爬满大蛋子的全身,使他浑身感到麻嗖嗖的快意。(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