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百年烟云 > 第一章(第九节)

第一章(第九节)

三姐儿兀自雨打梨花、泪浥鲛绡,待哭过这一阵,才觉得心里稍稍舒缓些。于是抽抽嗒嗒地说道:“咱俩没结婚前,媒人到俺家来提亲。对俺爹娘说:你家有多少多少良田,有多少多少大院子,有多少多少间屋。周村街的买卖,做得又多么多么大,又多么多么有钱,绫罗绸缎既着穿。哄得俺爹俺娘靡靡地转,恨不得早上提亲说媒,下午就把我嫁给你。你自价还吹乎着说:名下有六七百亩土地,将来周村街买卖不好做,咱俩回老家收租子也饿不着。我到现在才知道,你名下田产已分过两回,你自己竟然一分一毫的田亩都没有,看来我今辈子是不好指望了。我都不如个大蛋子,名下还划分有二十亩土地来!”

三姐儿这话,却直戳着李老板的痛处,说得他心生惭愧、浑身燥热起来。李汇昌无法辩驳,只能苍白无力地搪塞几句。

三姐儿接着又道:“我既然答应嫁给你,生米已煮成熟饭,只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穷也罢富也罢,过往咱都不提了,你即使要饭我都一路跟着你,绝不嫌弃你。可你当初不该骗俺爹娘,不该诳我,那媒婆子说:你老婆叫飞机撂炸弹吓杀了,只留下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怪可怜!我一个黄花大闺女嫁过来,也没嫌弃孩子吧?可是跟着你回到庄里,谁知你竟还有一房活着的大老婆来?还得有三个小孩子来叫我娘。你那大闺女的年龄,都待和我差不多大,你说说叫我脸往那里搁?你说说叫我心里是啥滋味?”

其实三姐儿尚有所不知,李老板确是与他大哥性格迥异。他在五六岁时被爹爹送进私塾,很快就显出脑瓜灵活,记性好、悟性高的特点。初入塾时,启蒙课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待再晋学后,读《四书五经》等大书,旁涉《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也读过不少。虽说没进过一天新式学堂,但李老板古文功底深厚,说话咬文嚼字,又写得一手绝好毛笔字,倒不像个乡下子弟,身上很有些旧式儒生的影子。

当李老板从私塾出来,却是整个国家最动荡之时。列强侵凌、军阀割据以致国家山河破碎、兵燹频仍、民生凋敝。其时山东督军张宗昌,绰号“狗肉将军”、“混世魔王”,又称“三不知将军”。自己都不知有多少钱,不知有多少条枪,不知有多少房姨太太。这个附庸风雅的军阀还好写诗,发表过此类:

要问女人有几何?

俺也不知多少个。

昨天一孩喊俺爹,

不知他娘是哪个?

有这样的人做父母官,可知小民的命运能好到哪里去?遭逢乱世、风雨飘摇中再无进阶门路,李汇昌十三四岁正是半大不小的年纪。肩不能挑,手亦不能提,爹娘早看出小儿子不是干农活的料。但他们对孩子却也知人善任,于是通过瓜葛亲戚关系,把小儿子介绍进周村有名的“東来昇”大染坊,跟着王百万学做买卖。

读书多有文化的好处,这时充分显现出来。李汇昌能写会算,举一知三,双手拨拉算盘运算如飞,学啥都快。心灵手巧又兼口齿伶俐,终得尽显胸中所学。师傅王百万亦非常器重这个徒弟,一心刻意着力栽培,经常随身带他出席各种场合,在商圈里广结人脉,提携知名度。李老板三年出徒,通过家里出资,再得师傅王百万不遗余力的支持,终于盘下周村大街中段一套院子,自创字号“滙昌綢緞荘”并顺利开张。十几年发展下来,买卖已是遍布全国各地。

李老板事业初创时,爹娘为收拢儿子的心,为他包办门亲事。女方乃李庄正东二十里地,桓台新城最有名的王家。李老板头回亲事时十七岁,女方却比他大三岁,已年满二十,那个年代在农村实属晚婚。王氏父母也是百般挑选,男子要相貌好,家族要势力大,两家应门当户尤佳。直到见着李老板,始觉得这才应是他们家的东床快婿,终点头首肯成就这段姻缘。

李老板在城里待几年,亦算开了眼界,再接受些新思潮的影响,正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年纪。李老板正处草创商铺字号时,对爹娘的包办婚姻始终有些抵触情绪,但当时年龄尚小,翅膀也不够硬,不愿也不敢太过反对这门亲事。爹娘却对李老板说:“女大三,抱金砖”,盼着儿子赶紧成亲,然后抱上孙子。

被逼成亲后,初时李老板见王氏生得小巧秀丽又极守妇道,二人还伉俪情深夫唱妇随。伴随着头两胎女儿,大妮儿、二妮儿的降临,“弄璋乎?弄瓦乎?”等重男轻女的观念,逐渐从李老板头脑中又冒出。又经过几年摸爬滚打,李老板在商圈里总算挣出个头脸,就更加看不上乡下女人。再加小夫妻原本思想观念、生活情趣存在较大差异,二人隔阂越来越深,勃谿之声不绝于室,以致相互心生厌烦。王氏一气之下,遂带着俩女儿回乡下生活,只留李老板在周村孤灯冷灶、形影相吊的打拼。

周村街虽不大,却是天下盛名的繁华所在,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无所不有。李老板跟朋友在牌桌上消遣时,又认识了杏儿姑娘。杏儿到底是城里姑娘,长相妩媚、衣着时髦又妆扮入时。她是常时在牌桌上走动的人,能哈酒善交际,舞姿优雅又歌声撩人,且谈吐风趣很会讨人欢心,寻常的人都称她“金丝雀儿”。杏儿和谁都能混在一起,街面上的那些富贵公子哥也为她着迷,寻常都来围着她转,她很快就把李老板的魂给勾走了。

李老板遇上杏儿,“银娃娃”和“金丝雀”搅在一起,常常生出相见恨晚之憾,巴不得一口水把她吞下肚去,心中才觉遂意。李老板时常找各种理由接近杏儿,带她出入各种重要场合,买各种名贵的物品讨她欢心。一来二去渐生情愫,眉来眼往心有灵犀,又在好事朋友极力撮合,李老板和杏儿借势比翼双飞,终做成一堆。

李老板起先一直瞒着爹娘、瞒着王氏,但这事毕竟纸里包不住火,风声渐渐就传回老家。李家竟然发生这样辱没家风的大事,老爹老太太气不打一处来又恨铁不成钢,二老匆匆跑到周村来规劝儿子。李老板毕竟心里有愧,可心里又实在恋着杏儿姑娘,正在左右为难割舍不下时;再看看杏儿姑娘,却一副不关我事,满不在乎的样子。并且声称:“我已怀上你的孩子,你且看着办!”李老板只得横下心来与爹娘摊牌,双方终至闹僵。

爹娘看小儿子梗起脖颈,即使八头牛也拉不回,已是覆水难收。心知儿子已长成千里驹,心变野缰绳再长也拦不住他,又闻听杏儿姑娘已怀上儿子的种,实在无法理喻,只得悻悻回到乡下。爹娘都说服管教不了儿子,在那样的社会状况下,王氏一个弱小女子碰上负心汉,又能如何呢?只得忍气吞声,暗自泪垂,自叹命苦!

爹娘在周村与二儿子不欢而散,回乡下后二老遂做出个重大决定,给两个儿子析家产!遂在村里族中长辈和妻舅的明证下:李家田地计十五顷,约合一千五百余亩。李老板大哥及其三子分得九顷,合九百来亩。李老板名下六顷合六百来亩,及周村商铺一宗。家中三个大院落,南院仍住长工,北院还是骡马大院,暂不分割待他时再议。中间大院:北边七间上房仍由父母居处不变。右手边西屋五间,原有李老板大哥一家居住,即归长房。左手边东屋三间,原有李老板一家居住,即归李老板。空说无凭,订立字据,照此为准。由两家各妥为小心收存。

由此可知,媒婆子为李老板到三姐儿家纳彩时,和李老板婚后对三姐儿所说的话,一点都没错!但谁能料到世事变化竟如此之快?李老板才娶三姐儿进门几天,喜庆劲尚未完全散去,待拜祭祖坟归来,爹娘又专门给他重析家产。才将李老板庄里的土地和房产,全划在王氏和二蛋子名下,使得他一夕之间竟变得寸土莫名。

三姐儿和李老板躺在炕上,一个哭诉、一个分辩,正嘀嘀咕咕地说个不住。忽然却传来开关大门和院子里走道的声音,李老板忙抬身熄灭煤油灯。悄悄说道:“二娃子和三祥子回来了,咱赶紧睡吧,不然那俩鬼小子会过来偷偷听房。”吓得三姐儿立马不再言语。此时已是后半夜,月牙儿也偏到天际西边,李家大院和整个庄子完全寂静下来,三姐儿和李老板始渐渐合上眼。

熟睡中正不知过去多长时间,李老板和三姐儿却忽然听得“哐啷”一声大响,接着又是一阵稀里哗啦的声音。三姐儿先被惊醒,她紧紧抓住李老板的胳膊,颤抖着声音:“咋了,咋了?这是啥动静,可吓杀我了!”李老板也被惊醒,他急忙披衣起床,急切间却摸不到火柴点煤油灯。三姐儿翻过身又去摸索大蛋子,一摸被窝里却是冰凉,人早已没影。三姐儿心里害怕起来,急急叫道:“汇昌,汇昌!坏了,大蛋子不见了!”(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