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末世之争 > 第二百五十八章 历史故事

第二百五十八章 历史故事

我讲一下项羽与怀王的恩恩怨怨、、、

在这个基础之上,他之后的作为也就很好理解了。他先是排斥了怀王,将其流放湖南郴州,自然说起来,居然是为了尊敬怀王,说是高贵的人应该住在“上游”,而在当时的人看来,湖南就是江水的上游。

而怀王一去,项羽就自称西楚霸王,成了楚国的正统,定都彭城,拥有江苏、浙江以及河南、安徽的一部分土地。

可是,为什么要叫“西楚霸王”呢?这自然也有有理由的。先来说“西楚”,那是由于项羽定都彭城的缘故。。当时中国有“三楚”,楚国故都江陵那是南楚,江东吴郡是东楚,而彭城便是西楚。有人便说了,楚国人的地理观咋这么别扭呢?彭城分别在苏北,该叫北楚才是啊。

那么司马路就要来为大家解释一二了,原来楚人的方位观与今人不同,他是以江陵为基准,面朝长江入海口,如此一来,左西右东、上北下南,江陵在下,所以是南,吴在右,所以是东,彭城在左,所以是西。

那么,“霸王”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项羽很是仰慕“春秋五霸”,所以在自己的楚王头衔之前加个“霸”字,表示在诸多“王”之中,他是老大!

项羽自己不要关中,却也晓得关中的重要,不愿意给刘邦(可见韩生的话其实他是理解的)。他把从前秦国的本土切分为四块,三块在关中,分别给了有恩项家的司马欣、降将章邯和劝说章邯投降的董翳。巴蜀汉中那一块,给了刘邦。

项羽的用意是要用章邯等三位秦人把外来人刘邦封锁在秦岭以南,老死异乡。可见此人也并非全然莽夫,对刘邦的戒心,并没有解除。

其他土地的处置,完全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跟随项羽打仗、为革命立过功的将领们,得到了最好的土地,而原来的诸侯王,统统安排到了荒僻的角落。前一类人,有河南王申阳、殷王司马卬、赵王张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燕王臧荼、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等。后一类人,有代王歇(原赵王)、辽东王韩广(原燕王)、胶东王田市(原齐王)等。

后世多批评项羽的这次分封是毫无政治头脑的愚蠢行为。的确,项羽的分封看似就象一个孩童在地图上随意涂鸦。但是仔细揣摩项羽的用意,其实他是在树立自己的权威,提拔自己人以巩固势力而已!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项羽这样做,其实别人也这样做。为什么别人都在干的事情,项羽干了就招来那么多骂呢?

原因很简单,项羽没干成功。也不是都不成功,燕地的替代就很顺利,不服帖的辽东王韩广干脆让臧荼给灭了。南方也基本顺利。

纰漏出在三个环节。

首先是齐,齐国的实权人物田荣不让齐王去胶东,毅然与项羽对抗,齐王田市害怕项羽,偷偷去了胶东。田荣大怒,杀了齐王田市,自己做齐王,又击退田都,斩杀田安,俨然统一了齐国。不止于此,田荣还联络游击战专家彭越,让他在梁地造反。其次是赵国,张耳从前的好朋友、现在的仇人陈余联合了田荣,赶跑了张耳,把原来的赵王歇接回了祖国。张耳虽然得到项羽赏识,却不给项羽面子,去投奔了刘邦。可见项羽拉拢张耳、冷落陈余的做法多么糟糕。

项羽少年时,

项梁教他读书,但他学了没多久就不学了,项梁又教他学剑,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因此特别生气。项羽说:“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项梁于是又教项羽学习兵法,项羽非常高兴,但是只学个大概,不肯深加研究。

秦始皇到会稽游玩,驾大船渡浙江,项羽与项梁一起观看,项羽对项梁说:“秦始皇是可以被取代的。”项梁捂住项羽的嘴说:“你不要胡乱说话,否则会给全族招来祸患。”项梁因此对项羽另眼相看。项羽身高八尺多,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即使是吴中弟子,也都非常害怕项羽。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同年九月,会稽太守殷通对项梁说:“江西人全都造反,这是上天要亡秦的时刻,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为人所制,我准备发兵,想要用你和桓楚为将。”当时桓楚在大泽逃亡,项梁说:“桓楚在逃亡,不知道他人在哪里,只有项羽知道。”

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殷通一起坐下,说:“把项羽召来,让他奉命去找桓楚。”殷通同意后,项羽在项梁的指示下将殷通杀死。项梁手里提着殷通的头,佩戴殷通的官印。殷通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羽连杀将近一百人。

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侯、司马。于是项梁做了会稽太守,项羽为裨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项梁统军在东阿大破秦军,别遣项羽、刘邦攻打成阳,破秦军于濮阳东,秦军被迫退入濮阳城内,项羽、刘邦又率军攻打定陶,斩杀秦将李由。项梁连破秦军,非常骄傲。而此时秦派了大量的援军支援章邯,章邯在得到援军后突袭项梁,项梁兵败被杀。项羽和刘邦攻打陈留不下,于是商议退军,项羽引军驻扎彭城西,刘邦驻军于砀。

章邯杀败项梁后,认为楚兵不足为虑,于是引军北渡黄河,大破赵国。赵王以陈余为将,张耳为相,败走巨鹿,章邯率领王离、涉间共四十万围攻巨鹿。

楚怀王听闻项梁战死,非常害怕,从盱台赶到彭城,收编项羽、吕臣的军队由自己统领,并任命吕臣为司徒,吕臣的父亲吕青为令尹,封刘邦为砀郡长、武安侯,仍旧统领砀郡的军队。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封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以宋义为主帅率兵五万前往救赵。宋义军行至安阳,逗留四十六日,不再进军。项羽向宋义建议说:“秦军围赵于巨鹿,我们快速引兵渡河,和赵兵内外夹攻,必然可以击破秦军。”但宋义不肯发兵,还在军中饮酒作乐。时天气寒冷,又下大雨,士卒又冷又饿。项羽见此状况,于早晨去见宋义,将其斩杀。项羽提着宋义的头告诉将士:“宋义想要和齐联合谋反,楚怀王暗令我将其杀死。”诸将因为畏惧而屈服,不敢抗拒,于是推项羽暂为上将军。桓楚将此事报告给楚怀王,楚怀王就任命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杀了宋义之后,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于是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两万士卒渡河,多次进攻章邯给王离军输送粮食的甬道,但收获不大,赵将陈余派人请项羽再次发兵。项羽率领全部兵马渡河,与秦军大战九次,章邯破走,项羽率军继续北上进攻王离。楚兵以一当十,呼声动天,打退章邯后,诸侯军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与项羽一起进攻王离,斩杀苏角,并生擒王离,秦将涉间不愿投降而自杀。大破秦军后,项羽于辕门召见诸侯将领,诸将无不跪着前来,不敢仰视项羽。于是项羽为诸侯上将军,诸侯都归附于他。

章邯率军驻扎在棘原,项羽驻军于漳水南,两军相持不战。秦军多次被项羽打败,秦二世派人责备章邯,章邯害怕,于是派长史司马欣去请示,司马欣到了咸阳,被赵高留在司马门三天,不予接见,有不信任的意思。司马欣非常害怕,急忙逃到章邯营中,劝章邯早做打算,赵军陈余也写信给章邯,劝其反秦。章邯暗中派始成前往项羽营谈和约,但没有谈妥。[12]

项羽让蒲将军领兵,日夜兼行渡过三户津与秦军交战,将其击败。而后项羽率领全军又于污水上大破秦军。章邯再次派人来见项羽,想要订立和约,项羽召军吏来商量说:“现在军粮越来越少,想答应他们。”军吏说可以。于是项羽和章邯约在洹水南殷虚上相见,并订立盟约。章邯见到项羽后,哭着向项羽倾诉赵高的种种行为。项羽于是立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上将军,率领秦军为前部,行至新安。

公元前206年(汉元年)十一月,诸侯的士卒原来都曾在秦服过徭役,受尽秦兵的鞭挞,而今秦兵投降诸侯,诸侯兵都把秦兵当作奴隶来驱使,引起秦兵的不满,暗地里作打算。诸侯听闻到秦兵的计策,将其告诉项羽,项羽召集黥布、蒲将军等人商议,认为秦兵很多,入关中后如果不听令,会引起非常大的祸患。于是项羽将秦降卒二十余万全部在新安城南连夜坑杀。

(以上内容,多节选自网络,如有出入,忘谅解,毕竟不是研究历史的)

所以说西楚霸王项羽,是非常暴躁,充满杀戮的一个人、、、(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